在生活中,饮酒是常见的社交与放松方式,不少人秉持着“小酌怡情”的想法。然而,长期过度饮酒,会给身体带来不容小觑的危害。
46岁的陈先生(化名)就因长期酗酒,付出了沉重的健康代价,患上了酒精中毒性脑病。今天,古蔺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医生将带大家深入了解被酒精毒害的大脑,揭开慢性酒精性脑病的神秘面纱。
陈先生因工作、生活压力大,每天至少喝半斤酒,长期以来不仅让他日渐消瘦,而且陆续出现反应淡漠、走路不稳、双手抖动等症状,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不久前,陈先生突然开始出现意识不清、情绪激动、四肢无力等症状,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古蔺县人民医院,最终被确诊为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
慢性酒精性脑病是长期饮酒致使酒精作用于脑组织引发的慢性复发性脑部疾病,属于长期过量饮酒造成的中枢神经系统严重中毒。几乎所有患者都存在酒精依赖综合征,这是一种进行性、有潜在致命风险的疾病。
其特征为对饮酒极度渴望,耐受性、依赖性不断增强且难以自控,常引发患者行为异常及神经系统功能、结构异常,具体症状如下:
Wernick脑病:典型症状为眼肌麻痹、精神症状、共济失调。最早出现呕吐和眼球震颤,眼肌麻痹是特征表现之一。共济运动障碍多在眼部症状后出现,多数患者短期内就难以站立及步行;轻型患者表现为小脑性共济失调,行走易倾跌;个别患者伴有言语含糊等。
柯萨可夫综合征:又称酒精遗忘综合征 ,表现为遗忘症、虚构、错构、认知与定向障碍及人格改变。患者常用虚构填补记忆空白并深信不疑,人格上表情冷漠、缺乏主动性,或自私固执、情绪波动大。
慢性酒精中毒性痴呆:有严重人格改变,记忆力严重下降甚至丧失。
酒精性震颤—谵妄:前驱症状是失眠、恐惧和震颤,三联征为伴有幻觉或错觉的谵妄、行为紊乱、明显震颤,可伴有被害妄想,出现自杀、攻击等危险行为。
酒精性癫痫:有多种癫痫发作类型,严重时呈癫痫持续状态,危及生命。
酒精性精神行为障碍:包含长期饮酒导致的戒断反应,以及伴随的人格、情绪障碍或精神病性障碍。
(一)戒酒
戒酒是治疗慢性酒精性脑病的首要措施,一般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戒酒阶段,也叫解毒阶段;二是康复治疗阶段。
药物治疗:积极的药物治疗能帮助患者摆脱对酒精的依赖,预防疾病复发。严重酒精中毒患者应住院戒酒,以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非药物治疗:经颅磁刺激有助于减轻脑损伤,目前在非药物治疗中,重复经颅磁刺激临床效果较为明确,不仅能减少酒精渴求和酒精摄入量,还能显著降低患者复饮的可能性。
(二)病因治疗
维生素B1缺乏:建议每日肌肉注射维生素B1,以改善因维生素B1缺乏导致的相关症状。
抗氧化剂:联合使用维生素C和维生素E,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情绪状态。
(三)纠正营养失调
通过静脉补充水、电解质,同时补充维生素B1和维生素C等,帮助患者恢复食欲。鼓励患者食用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促进身体康复。
(四)脑保护治疗
除使用维生素C和补充B族维生素(如甲钴胺)外,还可给予自由基清除剂、线粒体保护剂辅酶Q10等,以保护脑组织,减少损伤。
(五)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能够有效减轻酗酒者的戒断症状,有助于预防癫痫发作和复饮,帮助患者顺利完成戒酒计划。
慢性酒精性脑病对人体危害极大,了解其症状和治疗方法,有助于提高警惕,保护大脑健康,及时干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