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5日,古蔺县人民医院历时8小时,成功将内科综合病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63名患者安全转运至新院区,其中老年患者40余名、危重症患者7名。这场跨越5.4公里的生命接力,以“零事故、零延误”的圆满结果,刷新了区域医疗协同服务能力的标杆。
未雨绸缪,夯实生命保障根基
自3月24日搬迁计划启动后,古蔺县人民医院迅速组建专项工作小组,制定周密转运方案。考虑到患者中老年人与危重症患者居多,提前组织多部门模拟演练,对医护人员开展专项培训,确保其熟悉流程、掌握应急技能。同时,积极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转运计划与注意事项,缓解焦虑,赢得患者及家属全力配合。
面对老年患者基础病复杂、危重症患者转运难度大等挑战,医院构建“分级标识管理”模式。危重症患者由三组 120 急救车组成循环转运梯队,每车标配转运呼吸机、除颤仪等专业设备,实现“上车即入科”救治标准。对于轻症患者,随车配备配备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医护团队及必要的医疗设备,全方位保障转运安全。
闭环管理,织密生命保障网络
在整个转运过程中,医护人员始终怀着高度的责任感,构建起一套立体化的医疗监护体系,全力实现诊疗服务的无缝衔接。针对危重症患者,采取“一医一护” 的全程陪护模式。医护人员不仅通过耐心的心理疏导来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还会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稳妥安置转运体位,使其在转运过程中尽可能舒适。在转运途中,医护人员时刻紧盯各种监护设备的数据变化,密切关注患者的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始终保持高度警惕,确保能够在第一时间对患者进行实时监护与紧急救治。同时,每辆转运车都与医院指挥中心保持着实时通讯,及时汇报患者的情况以及行程进度,以便指挥中心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统筹协调。
全程守护,无缝对接医疗服务
当患者顺利抵达新院区后,医院的信息系统同步将患者的电子病历推送至接诊终端。主诊医师团队迅速对接,根据患者的动态病情评估,制定出个性化的诊疗方案,最大限度地缩短了医疗空窗期,使患者能够尽快得到持续有效的治疗。医院各科室之间积极联动,持续密切关注患者在新院区的后续治疗与康复情况,确保患者能够迅速适应新的就医环境,享受到连贯、高效的医疗服务。
暖心关怀,传递医院人文温度
为缓解患者在转运到新院区的不适与焦虑情绪,内科综合部病区还精心准备了暖心礼物,让患者在抵达新院区后,能切实感受到医院的温暖与关怀。对于危重症患者及其家属,医护人员不仅在医疗救治上竭尽全力,还非常注重心理上的支持与安慰。及时向家属告知转运进展和患者的病情变化,让家属能够安心,充分展现了医院 “用真情去感悟,用爱心去服务”的理念。
此次第二批患者转运工作的圆满成功,标志着古蔺县人民医院在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从转运方案的精心策划到现场执行的每一个细节把控,医院都用实际行动去诠释了对生命的高度尊重。未来,古蔺县人民医院将继续秉持专业、负责的态度,不断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为广大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在推动区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书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