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亲朋好友欢聚一堂,推杯换盏、大鱼大肉自然是少不了的“标配”。然而,就在大家享受美食美酒的同时,一个“隐形杀手”可能正悄悄逼近——痛风!
春节期间,李先生几乎顿顿不离酒,餐餐不离肉,结果年后就发现自己的膝盖处红肿发热,疼痛难忍,连走路都成问题。李先生立即在家人的陪同下到古蔺县人民医院就诊,经过超声检查,医生发现李先生的关节内存在典型的“双轨征”——这是痛风性关节炎的典型超声表现之一。同时,超声还清晰地显示了他的关节滑膜增厚、关节腔积液以及尿酸盐结晶沉积。最终,李先生被确诊为痛风。
痛风是一种由于体内尿酸水平过高,导致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及其周围组织,引发炎症反应的疾病。常见于大脚趾、脚踝、膝盖等关节,表现为突发性剧烈疼痛、红肿、发热等症状。
痛风不仅仅是关节疼痛那么简单,如果不加以控制,它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健康问题:
关节损伤:尿酸盐结晶长期沉积在关节内,会导致关节软骨和骨质破坏,甚至引发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
痛风石形成:尿酸盐结晶在皮下沉积,形成痛风石,常见于耳廓、手指、脚趾等部位,严重时可能导致皮肤破溃、感染。
肾脏损害:尿酸主要通过肾脏排泄,长期高尿酸血症会增加肾脏负担,导致肾结石、慢性肾病,甚至肾功能衰竭。
心血管疾病:痛风患者常伴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生活质量下降:反复发作的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饮食不当:春节期间,高嘌呤食物(如海鲜、动物内脏、浓汤)和酒精(尤其是啤酒)摄入过多,导致尿酸水平飙升。
作息紊乱:熬夜、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进一步加剧了尿酸代谢紊乱。
忽视症状:很多人将关节疼痛误认为是劳累或扭伤,未能及时就医,延误了治疗。
控制饮食:减少高嘌呤食物和酒精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
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保持适量运动。
定期检查:尤其是高危人群(如肥胖、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应定期监测尿酸水平。
春节期间,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要注意健康。如果出现关节红肿、疼痛等症状,切勿掉以轻心,及时就医检查,早发现、早治疗,远离痛风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