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烫伤后千万别乱用偏方,这些方法才管用!
点击量:0

吃火锅的时候,滚烫的汤汁溅到手上,瞬间起了个大水泡,疼得钻心!炒菜时一不留神碰到热锅边,手上皮肤马上红了一片,这种糟心事谁碰上都难受。

烫伤后,很多人的处理方法是千奇百怪。有的人用嘴猛吹烫伤的地方,还抹上唾液,以为能降温;还有人把酱油、牙膏一股脑涂在伤口上,以为能管用,结果不但没减轻疼痛,还耽误了治疗,甚至引发感染,实在是得不偿失。

所以,掌握正确的烧烫伤知识,学会科学处理伤口,真的太重要了!今天古蔺县人民医院的医务人员就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实用经验,关键时候能派上大用场!

烧烫伤就是高温把人体烫伤了,程度有轻有重,轻的只是伤到皮肤表层,严重的可能连皮肤下面的组织都被伤到。生活里,被水蒸气烫到、被太阳晒伤、被火烧伤,都属于烧烫伤。要是伤得厉害,还可能会休克,甚至全身感染。

烧伤的症状一般按照三度四分法来分,一共四个等级:Ⅰ度、浅Ⅱ度、深Ⅱ度和Ⅲ度。Ⅰ度和浅Ⅱ度算浅度烧伤,深Ⅱ度和Ⅲ度就是深度烧伤了。

(一)Ⅰ度烧伤:也叫红斑性烧伤,只伤到表皮浅层。皮肤会发红、肿起来,还有烧灼感和疼痛感,不过不会起水疱。

(二)浅Ⅱ度烧伤:伤到表皮全层和部分真皮乳头层。受伤的地方明显红肿,起大小不一样的水疱,里面是淡黄色的液体。水疱皮要是弄破了,创面又红又湿,疼得厉害。

(三)深Ⅱ度烧伤:伤到真皮乳头层以下,还有部分真皮和皮肤附件残留。有的会起水疱,有的不起。把水疱皮去掉后,创面有点湿,颜色红白相间,疼痛没那么明显。

(四)Ⅲ度烧伤:也叫焦痂性烧伤,全层皮肤都被烧伤,严重的话肌肉、骨骼,甚至内脏都会被伤到。创面颜色蜡白、焦黄,甚至炭化,摸起来像皮革一样硬,没有液体渗出,也感觉不到疼,局部皮肤温度变低。

烧烫伤后要记住“冲、脱、泡、盖、送”这五个字。

1.冲:赶紧用流动的清水轻轻冲洗伤处,要冲15-30分钟,这样能把皮肤上的热量快速带走,不让热量往皮肤深层跑,减轻局部渗出,还能减少或避免起水疱。千万不能用冰块直接冰敷伤口,会造成二次伤害。

2.脱:在不影响处理伤口的情况下,冲洗或浸泡后,小心地把粘在创面或者旁边的紧身衣物去掉或剪开。别用力撕扯粘在创面上的衣物,不然会把表皮一起撕下来。也不要挑破水疱,保留表皮能降低感染的风险。

3.泡:要是疼得厉害,可以泡在冷水里,泡15-30分钟。浸泡能让创面温度降下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肿胀和疼痛。不过要是烫伤面积大,或者是小孩、老人,就别泡太久,不然体温降得太多,可能会休克或者耽误治疗。

4.盖:用干净的纱布、毛巾、棉布等轻轻盖住创面,保持创面清洁,防止感染。别在创面上涂有颜色的外用药物,像红汞、紫药水这些,会影响医生判断创面面积;更不能涂牙膏、花生油、蛋清、虾油、酱油、盐、醋这些,还有那些民间土偏方也不行,会加重创面感染,影响判断创面深度。

5.送:要是烫伤比较轻或创面很小,可以自行处理。其余皆建议送医评估、治疗,以保障患者能得到安全有效地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