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癌症”,大多数人都会心生恐惧。肺癌、胃癌、肝癌、乳腺癌……这些高发癌症,时刻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如今,癌症发病率居高不下,“致癌”“防癌”“抗癌”等词汇,轻易就能触动人们敏感的神经。
每年的2月4日是“世界癌症日”,由国际抗癌联盟设立,旨在向大众传递一个重要信息:癌症可防可控。面对癌症,我们并非毫无还手之力,只要主动出击,积极应对,就能降低患癌风险,甚至战胜病魔。
癌症是全球第二大死因,形势十分严峻。国际癌症研究机构预估,全球五分之一的男性和六分之一的女性,一生中会遭遇癌症;八分之一的男性和十一分之一的女性,会因癌症离世。到2040年,全球新增癌症病例预计将飙升至3000万例。更值得注意的是,在所有癌症死亡案例中,超40%由可改变、可预防的因素导致,像酒精摄入、吸烟、高身体质量指数(通常指体重过重或肥胖的状况)等。这意味着,只要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就能在一定程度上远离癌症。
控烟行动刻不容缓
吸烟是多种癌症的重要诱因,约80%以上的肺癌和30%的癌症死亡,都与吸烟有关。烟草中含有7000多种化学物质,其中250多种有害,69种致癌,16种被列为一类致癌物。戒烟,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家人朋友负责,让他们免受二手烟危害。
控制乙肝病毒感染
我国乙肝病毒感染率达60%,携带率超10%,是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的主要病因。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能切断母婴传播。目前,我国已将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为孩子健康保驾护航。
合理膳食与适量运动
健康的生活方式,从合理膳食开始。保证食物多样化,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腌制食品和高盐食物,能降低患癌风险。同时,坚持规律适量的运动,有助于维持健康体重,增强免疫力。尤其要重视对儿童和青少年的教育,帮助他们从小养成好习惯。
消除职业危害
石棉引发肺癌、间皮瘤,联苯胺导致膀胱癌,苯诱发白血病……这些都是明确的职业性恶性肿瘤。工作中若不可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一定要做好防护,定期体检,早发现早治疗。
早期筛查,至关重要
早期筛查是癌症防治的关键,可将癌症死亡率降至40%以下,诊疗费用也比晚期节省70%。目前,针对多种癌症都有成熟的筛查技术:
肺癌:低剂量螺旋CT,能精准发现早期病变。
胃癌及上消化道癌:内镜筛查,可直观观察消化道内部情况。
结直肠癌:肠镜和粪便潜血检测,是常用筛查方法。
乳腺癌:乳腺超声和乳腺X线筛查,是早期发现的重要手段。
肝癌:血清甲胎蛋白检测联合腹部超声,提高早期诊断率。
除了定期筛查,还要留意身体细微变化,如大小便习惯改变、反复出血、身体肿块、吞咽困难、持续咳嗽或声音嘶哑等。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癌症防治,人人有责。它不仅是医护人员的使命,更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我们每个人都应从自身做起,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定期体检,关注身体变化。当身边有人患癌,应给予他们关心、支持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温暖与力量。让我们携手共进,向癌症宣战,守护生命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