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63岁的曾大爷(化名)在家中享用排骨时,意外误吞骨头,随即感到喉咙疼痛不适。一开始,曾大爷试图通过吞咽饭菜来缓解疼痛,可没想到,这一做法反而让疼痛愈发剧烈。
两天后,曾大爷的不适并未减轻,于是前往古蔺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就诊。经内镜检查发现,骨头两端已嵌入食管黏膜并导致一端食管出现穿孔。在与家属充分沟通后,消化内科医生迅速为曾大爷实施了内镜下异物取出术,成功将异物取出。随后,在内镜的精准引导下,将胃管成功留置在胃腔里,并避开穿孔处。妥善固定后,曾大爷随即苏醒,症状明显缓解,疼痛感也大幅减轻。
取出的骨头
消化道异物是指人们在不经意间或故意吞入的各种物体,这些物体既无法被人体消化,又难以通过消化道及时排出体外,进而可能引发吞咽异物感、腹痛、胸痛等一系列症状。作为临床常见的急诊情况之一,如不能及时处理,极有可能导致局部感染化脓、大出血、穿孔、窒息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切记,切勿自行处理!如采用强行吞咽米饭、馒头等食物以图将异物吞下,这只会使异物扎得更深,增加取出难度,并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同时,应避免盲目使用“土方法”,如喝醋等,这些“土方法”无效且可能耽误最佳治疗时机。正确的做法是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根据异物的类型、位置、大小等制定恰当的处理方案。
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细嚼慢咽,进食时尽量少说话。吃鱼、肉、枣时,先去除刺、骨、枣核,避免异物误咽的发生;喝汤时,注意汤中是否有细骨渣,小鱼刺等。
2、 家长应加强对儿童的看护,多教育儿童不要把类似纽扣、硬币、玩具、珠子等小物件放在口中玩耍,避免误吞。
3、老年人咀嚼功能下降,进食枣和杏时,应在吃之前就将枣核及杏核剥离。假牙尤其要小心,防止脱落带入食道。
4、食道狭窄患者,进食前应先将食物切碎,再细嚼慢咽,禁止大口大块吞咽。
农历新年即将来临,请大家在享用美食的同时,一定要时刻保持警惕,防止误吞异物,确保大家都能度过一个平安、欢乐的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