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的琐碎烦心事纷至沓来之际,您是否也会时常感到脑袋隐隐作痛呢?在形形色色的头痛类型里,偏头痛可谓是“声名远扬”。它发作频繁,中招者众多,一旦发作,那股难受劲儿着实让人吃不消。
古蔺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专业医生在此温馨提示:您或许以为偏头痛只是单侧脑袋疼,实则不然。实际上,约 60%的患者是单侧头痛,但还有40%的患者会双侧头部同时疼痛,而且疼痛位置并不固定,有可能是脑门顶部刺痛,或是后颈窝处酸痛,甚至整个头部都被疼痛笼罩。
偏头痛虽然类型繁杂且变化无常,但也并非毫无规律可寻。接下来,就跟随古蔺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医生一同深入了解偏头痛的奥秘。
偏头痛属于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性疾病,其显著特征是反复出现搏动性头痛,在全球疾病谱中位列第三。
无先兆偏头痛:此类型最为常见,占比约 80%。发病时毫无预兆,呈反复发作态势,疼痛时长一般在4至72小时之间。主要症状表现为头部单侧(或双侧)呈现跳动性疼痛,疼痛程度为中度至重度,往往伴有呕吐、畏光、畏声等不适,日常的体力活动,如步行、爬楼梯等,会使头痛加剧,而睡眠和休息则能让疼痛得到缓解。
有先兆偏头痛:在头痛发作前会释放出一些“信号”。在头痛前几天,可能会反复出现打哈欠、浑身倦怠、注意力难以集中等情况,甚至还会有便秘、水肿、食欲改变、颈部僵硬等前驱表现。而在头痛发作前一小时,视觉先兆较为常见,例如突然之间视物模糊,或者眼前闪过一道亮光、强光点、暗点,以及出现锯齿形线条、波浪状线条等运动的图像、马赛克图案;同时,也可能会产生感觉先兆,像上肢和面部有刺痛、麻木、蚁行感或者运动障碍等。这些先兆症状会在头痛即将来袭前达到高峰,待其消失后,紧接着便会出现搏动性疼痛,多数为单侧,不过也可能是双侧或者交替性发作。
偏头痛是由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导致的。女性患者多于男性,通常在青春期或青年时期发病,且具有家族遗传倾向,不过到了 50 岁以后,症状会逐渐减轻。
常见的诱发头痛的因素:
● 营造舒适休息环境:当偏头痛症状出现时,应尽快找一个安静、昏暗且凉爽的房间躺下休息,让身心得到舒缓。
● 合理使用止痛药:务必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或者严格参照说明书来服用止痛药,每次只服用一种,切勿超量。服药前适当进食少量食物,可降低对胃部的刺激。
● 适时采取预防性治疗:倘若偏头痛发作频繁,就需要考虑进行预防性用药治疗,但切不可自行盲目用药,必须由医生进行全面评估后,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再开展治疗。
● 谨慎饮食选择:尽量远离酪胺酸类食物,像奶酪、巧克力、柑橘类水果,还有腌渍沙丁鱼、鸡肝、西红柿、牛奶、乳酸饮料等,这些食物可能会引发血管痉挛,进而诱发偏头痛。
● 控制饮酒量:各类酒精饮料都有可能引发头痛,尤其是红酒,其中含有更多容易诱发头痛的化学成分,应减少饮用。
● 避免强光刺激: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强光的直接照射,防止诱发偏头痛。
● 注重心理调节:学会给自己减压,放松心情。不妨尝试泡个温水浴、做做瑜伽等方式,让身心得到放松。
● 优化生活方式:坚持规律运动,重点选择如瑜伽、太极拳、慢跑等呼吸训练和调息运动,有助于稳定自律神经系统,缓解焦虑和肌肉紧绷等症状;同时,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确保睡眠的规律性。
需要注意的是,偏头痛还可能与多种心脑血管疾病存在关联,例如先兆偏头痛可能与缺血性中风有关。倘若您出现反复头痛或者头痛程度较以往加重的情况,一定要及时前往正规医疗机构进行诊治,切勿掉以轻心。
参考文献:中国偏头痛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第一版),中华神经科杂志, 2023,56(6) : 591-613